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解酒神器!喝酒前吃柿子防宿醉

柿子好吃,但含大量鞣酸及果膠,恐引發「胃柿石症」。(攝影/黃志文)中醫師指出,因為柿子裡有鞣酸以及高單寧酸,可以抑制酒精吸收,維他命C可以加速酒精排出體外,只是要「吃硬不吃軟」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tOCbz
via IFTTT

躺著難呼吸?恐是心臟衰竭

心臟不停跳! 血管再造救一命(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躺在床上無法呼吸?小心心臟衰變!李先生5年前因心肌梗塞,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雖於門診持續追蹤,但因平時工作忙碌常要交際應酬,故在按時服藥和生活飲食控制上往往力有未逮,1個月前開始出現活動力受限,晚上睡覺容易喘不過氣,緊急住院治療,經超音波檢測發現心臟功能不正常,影響到腎功能甚至需要緊急洗腎。心臟衰竭的死亡率5年高達5成據衛福部統計,心臟衰竭的死亡率5年高達5成,超過發生率全球第一的大腸癌,已是威脅國人生命的第一大殺手,而且國人對於心臟衰竭往往認知不足,低估其危險性,直到心臟功能受影響才就醫也是死亡率上升的一大主因。伴隨肺水腫、心悸、虛弱症狀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表示,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搏出足夠的血液滿足身體組織代謝,而出現周邊組織缺氧、肺水腫、端坐呼吸、心悸、水腫和虛弱等症狀,而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相當多,包括心肌梗塞、高血壓性心臟病、瓣膜功能不全、心律不整和心肌病變或發炎等。躺在床上不動也會感覺呼吸困難心臟衰竭的臨床嚴重度與預後有關,輕微者身體活動略為受限制,嚴重者躺在床上不動也會感覺呼吸困難,唯有早期發覺和治療才能延長壽命及改善生活品質,而心臟衰竭的診斷除了一般的心電圖和X光,心臟超音波可以精確地偵測心臟腔室大小、功能、瓣膜狀態及壓力功能,是評估及追蹤心臟衰竭的一大利器。藥物治療的部分除了毛地黃和利尿劑等改善症狀的藥物外,乙型阻斷劑、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或受體抑制劑及保鉀型利尿劑更有延長病人壽命的功效,近年新上市的心衰竭藥物如心得適(Simdex)、康立來(Coralan)以及安喘心(Entresto)也被證實可以幫助急性或慢性心衰竭的症狀控制與預後改善。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tQNvU
via IFTTT

午後就腳腫 輪椅症候群惹禍

午後腳腫?輪椅症候群惹禍(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0多歲的老伯,因脊椎骨折壓迫神經,下肢無力多年,活動多需以電動輪椅代步,幾個月前開始,老伯發現雙腳在每日午後開始腫脹,合併痛感,足踝部膚色也變得較暗沉,隨時間症狀越來越加重,檢查後發現,老伯雙側總股靜脈,經過腹股溝韌帶處,都有接近5公分長的嚴重狹窄,是造成雙下肢靜脈回流不佳,雙腳腫脹疼痛的主因。長期使用輪椅所造成的併發症醫師為老伯進行了雙側總股靜脈的重建手術,術後一周病患雙腳腫脹即顯著改善,也不再疼痛,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心臟外科醫師林鼎圍表示,老伯的症狀是屬於「輪椅症候群」,除了一般熟悉的褥瘡、脊柱側彎、肌肉關節僵硬發炎外,還包括了「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而老伯的總股靜脈狹窄即屬「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一種。患肢抬高、復健、用彈性繃帶可改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症狀除了肢體腫脹疼痛外,長期會造成皮膚色素沉著及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嚴重可能進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或甚至敗血症,林鼎圍醫師表示,長期使用輪椅導致「慢性靜脈功能不全」較常見的原因包括靜脈血栓造成靜脈回流阻塞及靜脈內瓣膜破壞,以及下肢缺乏活動而造成血液回流不易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處理初期以非手術的保守治療為主,如患肢抬高、復健運動、使用彈性繃帶或彈性襪、或是進階的間歇性氣動加壓裝置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彰,即須考慮手術治療。肢體酸麻、疼痛 可能是動靜脈疾病導致林鼎圍醫師呼籲,除了長期使用輪椅的病患外,一般民眾若有肢體酸麻、疼痛、腫脹、冰冷、脈搏減弱、無法久站久行、慢性傷口潰瘍等症狀,都可能是由於動靜脈疾病所導致,建議諮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以做進一步評估治療。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bAJ1L
via IFTTT

每日記錄飲食 婦1年甩40公斤

每日記錄飲食 婦1年甩40公斤(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歐姓家庭主婦平時喜好澱粉類食品及麵包,20年前生完小孩後體重一路攀升到101公斤,去年健檢時發現高血脂症,經詢醫院營養室營養評估及指導後,學會正確飲食、減重小訣竅,1年後減重40公斤,減重後血中總膽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三酸甘油脂(TG)皆回復正常數值。學習食物代換、健康烹調及外食選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營養室主任吳月盈表示,歐女士經內分泌科評估健康狀況,轉介營養室藉由個別飲食記錄來學習食物代換、健康烹調及外食選擇,營養師建議歐女士每日減少500至1000大卡總熱量攝取,並藉由認識食物標示,選擇健康安全的食物,即使聚餐、宴會、旅行,也可以依生活方式學習正確飲食選擇,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未建立飲食觀念 容易越減越肥吳月盈主任指出,一般民眾對於食物營養成份認識不足,未建立正確飲食觀念及健康飲食行為,當恢復原來的飲食習慣後,很快就會復胖,導致越減越肥的現象,坊間標榜快速減肥法,其實是運用極低醣高蛋白飲食方式,體重減輕則是因酮酸過度產生而伴隨脫水狀況,短期可能出現減重效果,為一種偏激又不健康的減重方式。每天攝取1200卡熱量 均衡6大類吳月盈建議減重民眾每天攝取1200卡熱量,均衡6大類食物,其中需增加蔬菜量、控制澱粉攝取、足夠蛋白質食物、減少烹調用油及適量水果,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並且戒用含糖飲料及改用低熱量點心,大同醫院提供營養諮詢門診,建議每2個月為一期,每周至少進行1~2次個別營養諮詢,才能有效控制體重。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byuvo
via IFTTT

酒糟皮膚炎新選擇! 給你乾淨健康好膚質

酒糟皮膚炎新選擇! 給你乾淨健康好膚質什麼是酒糟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病變,主要為血管擴張所引起,所以一開始會有臉部...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bCA6H
via IFTTT

享「瘦」養胎秘訣:靈活搭配

享「瘦」養胎秘訣:靈活搭配(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懷孕過程中,雖然飲食均衡是最高原則,但從我兩次懷孕的經驗裡,我發現一些便宜好吃、方便料理又營養的養胎食材!當然我還是要強調,這些食材雖然好,但並不是只要吃這些食材營養就夠了,而是要拿這些食材靈活搭配,讓懷孕期間的飲食能更多樣化!下面就分享我心中的養胎食材Top5:1) 豆類製品/它富含優質植物性蛋白,就像豆腐、豆漿等,以豆腐為例,不但料理方便,也可變化很多菜色,像是家常豆腐、麻婆豆腐、皮蛋豆腐等,是很經濟實惠的食材;另外像是豆漿,我在懷孕時很常喝,因為我有乳糖不耐症,所以用它來代替牛奶,請盡量喝無糖的,才不會發胖!2) 菇類/它富含多醣體、胺基酸,熱量低又有口感,現在有很多種菇類可選擇,由於菇類是溫室栽種,一般沒有什麼農藥,加上菇類香氣很足,不太需要調味,單獨料理也不錯,也很適合搭配其他食材,像我就會拿來配豆腐、牛肉,做成台式壽喜燒,是我常吃的養胎菜色。3) 魚類/魚類富含優質蛋白,脂肪比肉類少,味道也較清爽。深海魚富含DHA,但如果擔心有汙染疑慮,也可選小型魚類,像我現在大部分都吃四兩重、約巴掌大的魚,其實哪種魚都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即可。4) 優格/孕媽咪難免會有便秘問題,吃優格或許能改善,現成優格可能會加糖、還有添加物,加上小小一盒單價高,吃一盒不過癮,吃兩盒又貴熱量又高。所以我都是自己做無糖優格,只要搭配水果或堅果、葡萄乾等,就是美味點心。5) 深色蔬菜/懷孕期間可多吃深色蔬菜,像地瓜葉、菠菜、綠色花椰菜等,這些蔬菜富含葉酸,有益寶寶神經發育。其中我最推薦的是富含鐵質的紅莧菜、紅鳳菜,可清燙、油炒,若要用油炒,請用苦茶油或橄欖油等優質油較好!媽咪養胎 飲食還是要均衡多樣化這些都是柔媽咪的養胎妙法寶,可以多吃或是靈活搭配,但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提醒你,絕對不是吃這些東西就好了,飲食還是要均衡多樣化!(本文摘自/瘦瘦養好胎/聲活工坊出版)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bD6BV
via IFTTT

小兒外科 10年內恐熄燈

「再過不到十年,孩子只能到國外開刀了。」醫界五大皆空,外科醫師乏人問津,小兒外科更招不到人,醫師感嘆,十年內小兒外科將面臨熄燈危機,等這一代醫師退休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6JF9U
via IFTTT

600公克小娃 出血量要少於一瓶養樂多

為新生兒或早產兒動刀,難度有多高?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張嘉宇曾為六百公克的小病人動刀,不僅手術要用放大鏡放大視野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gZfkw
via IFTTT

白色萎縮症 腳潰爛留白疤 血管阻塞作祟

腳突然潰爛留白疤,可能是「白色萎縮症」。27歲妙齡女子日前發現雙腳足背上出現傷口,原以為擦擦藥就好,傷口卻開始潰爛,一走路就痛,到診所清創仍沒好轉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oC0Ys
via IFTTT

天氣轉涼關節先發難!關節炎自保靠這幾招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天氣明顯轉涼,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隨著氣溫日漸下降,導致關節局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使其血管收縮,加重關節的血液運動障礙。為了避免退化性膝關節炎惡化,日常需注意營養補充與維持運動,葡萄糖胺可刺激軟骨細胞產生膠原蛋白與蛋白多醣,幫助修復受損的軟骨組織,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bCwDZ
via IFTTT

縮胃繞腸手術 併發症少一半

黃致錕醫師(左二)獨創縮胃繞腸手術,患者劉先生(右二)術後不僅恢復標準身材,成功去除三高,糖尿病藥也停止服用,劉先生的女兒(左一)獻花表達感謝。(程炳璋攝)中國時報【程炳璋╱台南報導】代謝症候群與肥胖息息相關,減重手術不僅讓患者變瘦,研究還發現可緩解糖尿病,惟胃繞道手術副作用多,台灣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bAnIG
via IFTTT

顧好血壓 減少48%中風率!

顧好血壓 減少48%中風率!(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季節遞嬗之際,立冬即將來臨,正是腦中風好發季節,中風容易造成死亡或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為多數人非常擔憂的疾病,根據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bDDDC
via IFTTT

產後哺乳學問大!3常見乳房不適這樣解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和平國際】乳頭龜裂是乳頭受到寶寶吸吮的刺激而裂開的症狀。寶寶在吸奶時,很容易只吸吮乳頭,因此在調整含乳姿勢時,請讓他深深含至乳暈部位。此外,導致乳頭龜裂的原因,也可能是每一次的哺乳時間過長導致。建議1次以5~10分鐘為準,時間到了再換邊餵。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h1qEE
via IFTTT

遠離心血管疾病秘訣:吃蓮藕+按内關穴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秋冬季節報到,日夜溫差大,讓許多人暴露在心臟血管性疾病的風險之中,嚴重甚至會引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導致死亡。如何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虞凱強提供3大養生秘訣!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bBGaA
via IFTTT

104年全國自殺死亡率 中年男性顯著上升

根據衛生福利部年度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4年全國自殺死亡人數3,675人,較103年上升3.6%;臺北市自殺死亡人數318人,較103年上升2.3%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gYfNs
via IFTTT

預防成人病 吃對時間很重要

吃飯太晚會肥胖!5招拯救延遲晚餐飲食會影響體內節奏的形成,若能配合生物時鐘調整飲食,養分吸收更有效率,有益於打造健康的身體 ,也能預防許多疾病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vzZIW
via IFTTT

忽視傷口 恐致壞死性筋膜炎

輕忽傷口 恐致壞死性筋膜炎一名本身有肝硬化病史的老婦人,因抓癢造成皮膚傷口,而後發現傷口處有紅、腫、熱、痛的情形且越來越嚴重,...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vw92H
via IFTTT

星期一症候群 3策略不憂鬱

調查發現,國內中年男性因憂鬱情緒求診病例大幅增多,其中又以高階經理人居多。【華人健康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守宏】許多上班族甚至是學生族在星期一時都會遇到所謂「星期一症候群」,週一上課或上班時出現情緒低落煩躁,疲倦沒有活力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工作效率或學習,門診有的個案甚至在假期結束前一日就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狀況,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2VlL5
via IFTTT

轉轉頭暢通脖頸淋巴,貧血、暈眩、水腫都解決

轉轉頭暢通脖頸淋巴,貧血、暈眩、水腫都解決【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有時照鏡子總覺得面容黯沉、浮腫,滿臉疲態,氣色不佳精神也不好?每天低頭滑手機、長時間盯電腦,讓脖頸的負擔變得更大,不僅會造成脖頸僵硬疼痛...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42nwF
via IFTTT

孕期體重 每月增1公斤最佳

孕期體重 每月增1公斤最佳(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懷孕時怎麼吃,才會媽媽健康胎兒壯,是所有準媽媽最關心的事,其實也沒那麼難,簡單說就是:不愛吃的東西不要吃,很想吃的東西吃一點也無妨。心情好對胎教也有好處雖然是媽媽挺著大肚子,但肚子裡的寶寶可是眾人關注的焦點,所以有些時候不妨也聽聽長輩、老公的意見,不要太鐵齒,我在門診時,偶爾還要客串調解委員,協調孕媽和長輩、老公之間的不同意見,其實大家都想要平安度過懷胎10月,生下健康寶寶,有時各讓一步,皆大歡喜,心情好,對胎教也有好處,不是嗎?孕期體重要控制在10到12公斤之間懷孕到底該胖多少?這件事其實也隨時代而有不同看法,過去生下巨嬰好像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但從現代醫學專業的角度來看,孕期胖太多真的不是好事,產後很難恢復身材還算小事,更糟的是可能引起許多後遺症,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超重的寶寶也可能會有青春期肥胖、且成年後罹患糖尿病的比例也會增加。所以現在婦產科醫師對於孕婦的體重控制是愈來愈嚴格了,現在的標準是希望懷孕時增加的體重要控制在10到12公斤之間,日本更嚴格,要求產婦體重增加要控制在10公斤之內。1個月平均增加1公斤最理想懷孕10月增重10到12公斤,大概就是1個月平均1公斤,若從孕期來分,一般會希望前3個月增加2公斤,中期3個月增加3到4公斤,後期則是增加4到5公斤,這是最標準的狀況,至於該如何做才能符合孕期體重的標準呢?大家可以仔細聽聽以柔的經驗,因為連續2胎以柔都只增加9公斤,堪稱是婦產科醫師眼中的模範準媽媽。這樣吃,很OK!1)優質蛋白要多吃/豆類製品、牛奶都是補充蛋白質最簡單方便的食材,喝豆漿也很好。肉類,魚類富含胺基酸,也是蛋白質主要來源,魚類還是選小型魚為主;肉類則是像牛肉、羊肉等紅肉類,鐵質也很豐富。2)食材要新鮮/食物只要離開生長環境,就會氧化和代謝,所以食材是愈新鮮愈好,有些採摘後馬上急速冷凍處理的食材,可暫停氧化和代謝,也可保鮮。任何食材要選當季盛產最理想。3) 食材要看得見/食品安全是現在很熱門的話題,吃東西也要眼見為憑,看不到食材與製作過程的加工食品,不知道裡面加了什麼,最好少吃。4) 食物選擇要多樣/蔬菜水果要新鮮外,種類和顏色也要愈多樣愈好,多元就是飲食均衡的重點。5) 烹調要簡單清淡/調味要清淡,不要太鹹,烹調還是以蒸、煮、燙和輕炒為主,保留食物的原味。以懷孕只胖9公斤為努力目標其實孕期體重控制,我也心有戚戚焉,因為我也是好不容易、甚至不惜動手術才把體重減下來,對於孕婦忍不住嘴饞,我很能理解,但還是要道德勸說,請大家學習以柔的精神,以懷孕只胖9公斤為努力目標吧!(本文摘自/瘦瘦養好胎/聲活工坊出版)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3YIiv
via IFTTT

長期駝背,頸酸腰痛跟著來!T字伸展幫你改「斜」歸正

長期駝背,頸酸腰痛跟著來!T字伸展幫你改「斜」歸正【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近年來鍛鍊核心肌群、體幹的鍛鍊十分受到注重,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可供選擇,而日本健康專欄作家kansugi表示,比起困難的動作,盡可能選擇簡...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44q3K
via IFTTT

一圈圈粗黑斑越長越多 原來是汗孔角化症

一圈圈粗黑斑越長越多 原來是汗孔角化症七十多歲的宋太太來到皮膚科的診間,一見面就是撩起長裙跟醫師訴苦:「醫生哪,我的腿上長了好多一小圈一小...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3YMin
via IFTTT

習慣嚼檳榔 恐早10年罹癌!

習慣嚼檳榔 恐早10年罹癌!(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謝天渝教授是台灣口腔癌的專家,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暨亞太卓越口腔醫學與發展中心主任。他曾發表多篇與嚼食檳榔和口腔癌有關的研究論文。口咽癌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謝天渝教授表示,口咽癌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其在嚼檳榔盛行的台灣,最近我們檢定口咽癌的時間趨勢,利用年齡—時間—世代分析方法(age-period-cohort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3YM1R
via IFTTT

愛吃蛋餅、蘿蔔糕 小心癌症上身

愛吃蛋餅、蘿蔔糕 小心癌症上身匯流新聞網記者/李彥瑾綜合報導 蛋餅、蘿蔔糕等是國人經常享用的早餐選擇,不僅好吃又快速方便。但專家警告,這類香噴噴的酥脆早點,高溫煎烤後會有不良物質產生,再加上早餐店若沒有確實清潔煎台,民眾很容易把致癌物質跟著吃下肚,建議不要天天食用。 根據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調查發現,國人早餐外食的比率偏高,近半數學生、上班族周一至周五每天早餐靠外食,其中又以蘿蔔糕、…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44nVC
via IFTTT

新手媽狂喝魚湯發奶 寶寶小臉腫如麵龜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31日電)一名新手媽媽為了有充足奶量餵寶寶,天天喝婆婆熬的魚湯、大吃蝦蟹,不料才餵了幾天母奶,寶寶的小臉竟腫得像麵龜,嚇壞媽媽及婆婆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vzlev
via IFTTT

枸杞、桑椹護眼!老中醫流傳快速消眼睛疲勞就這招

枸杞、桑椹護眼!老中醫流傳快速消眼睛疲勞就這招【早安健康/林佑彥 中醫師】平常工作長時間用眼睛、盯著螢幕嗎?不知不覺中讓眼睛負擔越來越大,開始出現乾澀、痠脹、看東西變模糊、眼睛冒血絲,甚至張不開來了嗎?相信...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vxRkL
via IFTTT

北科大意念輔具能讀腦波 助漸凍人溝通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1日電)冰桶挑戰喚醒大眾對漸凍人的關注,北科大團隊和漸凍人協會合作開發「意念輔具」,能讀取腦波再轉換成語音輸出,幫助漸凍症患者與外界溝通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40dxm
via IFTTT

越南女嬰小頭畸形 獲證實與茲卡有關

(中央社河內31日電)越南衛生部昨天證實,境內1名4個月大女嬰小頭畸形與茲卡病毒有關,是她的母親在懷孕時感染茲卡病毒所致,這是越南首例嬰兒小頭症病例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vzQFH
via IFTTT

全球有二十億兒童被污染空氣毒害

全球有二十億兒童被污染空氣毒害.聯合國估計,全世界有二十億兒童每天在呼吸有毒空氣,污染狀況又以北印度和鄰近國家最為嚴重,全世界有三億兒童,暴露在六倍於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危險標準的污染環境中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06rj
via IFTTT

連續暴力事件後,德國科學家提出「掃描大腦計劃」關注難民心理健康

連續暴力事件後,德國科學家提出「掃描大腦計劃」關注難民心理健康這項實驗性研究將會追蹤社會壓力對於難民的情緒影響,從而識別造成難民精神問題的環境因素。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vvJJA
via IFTTT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報告指菸槍老爸 增小孩罹癌率

平均每吸1根菸、會減少7分鐘的壽命,醫師指出,許多癮君子以為菸只會傷害肺,事實上菸害更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是癮君子折壽的主因。(攝影/黃志文)牛津兒童癌症研究中心針對3000多個父母進行研究,得出的結果是,父親每天吸菸超過20根,孩子罹患癌症的風險會增加42%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zgoE
via IFTTT

快破除!預防骨鬆三大迷思

防骨鬆不是有運動就好!誤會大了一名任職於科技公司的粉領族,因工作關係,必須在廠房中走動,每天少說超果8千步,加上平常偶爾有吃鈣片,自認不會骨質疏鬆。有一次下樓時踩空,造成脛骨骨折,檢測後發現骨密度經然低於同年齡30%。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B29l
via IFTTT

黃濃鼻涕流不停 恐為鼻竇炎

鼻竇炎反覆發作 原是腫大腺樣體惹禍【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嬰兒與母親】相信媽咪對鼻竇炎和中耳炎這兩個名詞一定不陌生,但妳知道如何為鼻竇炎的寶寶抽吸鼻涕嗎?流黃鼻涕是否就是鼻竇炎?中耳炎是否一定要用耳滴劑治療?寶寶耳朵不小心碰水會不會造成二度感染?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xMut
via IFTTT

遠離80種致癌物 戒菸為上策

遠離80種致癌物 戒菸為上策(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要預防肺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減少接觸致癌物質,既然我們都知道香菸煙霧中含有超過80多種致癌物質,那麼預防肺癌的第一步就是要戒菸,並減少吸入二手菸的機會,如果家中或同一室內空間裡有人抽菸,就趕緊離開或打開窗戶幫助通風,此外,若家中或工作場所裡有石棉製品,例如石棉瓦屋頂,應盡快更換成非石棉的替代品。減少焚燒垃圾、金紙、木炭雖然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運動時應選擇在空氣新鮮的場所運動,例如樹木環繞的公園裡,避免在車輛往來的大馬路旁進行慢跑、快走等運動,平時生活也要減少焚燒垃圾、金紙、木炭等行為,以免燃燒不完全而產生有害物質。錫箔紙墊食材下 以免油脂滴到木炭上如果要烤肉,一定要選擇在通風的場所,最好是在戶外,除了可以避免燃燒木炭產生的一氧化碳造成中毒,也可以讓油脂高溫加熱後,產生的有毒多環碳氫化合物(PAH)盡快被吹散,如果要烤油膩的食材,可以用錫箔紙墊在食材下方,以免油脂滴落到木炭上,產生有毒多環碳氫化合物(PAH),也可以避免食材焦黑。每隔1、2年就作一次肺癌篩檢此外,也要遠離放射源,如果必須要接觸放射線,務必遵守安全操作程序,而且如果有肺癌家族史,或是曾罹患肺部疾病,或是曾經長時間暴露在肺癌高風險環境者,例如礦冶業、合成塑膠業、油漆製造及油漆噴印業、金屬業、建築營造工地工作者,最好每隔1、2年就作一次肺癌篩檢。(本文摘自/顧好呼吸道/三采文化出版)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vOdA
via IFTTT

快看!功能性護髮 永保烏溜溜

快看!功能性護髮 永保烏溜溜(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頭皮跟頭髮的性質來區分,一般性質分為乾性,中性,油性3種,不論低價或高價洗髮精,說穿了都是界面活性劑,就是透過一端親油、一端親水的結構,把頭皮及頭髮上的髒污帶走,選擇的時候,不應該從「價格面」出發,而應該從「功能面」出發,以下提供幾個大原則給讀者參考:‧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yvvY
via IFTTT

萬聖糖果別吃太多

10月31日是萬聖節,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糖果零食可能暗藏著高糖、高熱量風險,若攝取過量,不僅容易造成兒童肥胖、代謝症候群、齲齒等影響孩童發育的健康問題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dTTCKH
via IFTTT

國人低估心衰竭危險性 死亡率直直升

李先生5年前因心肌梗塞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雖於門診持續追蹤,但因平時工作忙碌常要交際應酬,難以按時服藥和生活飲食控制,日前出現活動力受限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A0dB
via IFTTT

糖尿病控制血糖為首要 防眼部病變報到

糖尿病控制血糖為首要 防眼部病變報到.糖尿病患若長期血糖升高沒有控制,視網膜微細血管定會受損,造成眼部缺氧、病變乃至眼內發炎或出血,眼科醫師指出,有些糖尿病病人初次到眼科就診,就已出現明顯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xR1c
via IFTTT

子宮頸抹片篩檢率僅3成 定期篩檢才能早期防癌

子宮頸抹片篩檢率僅3成 定期篩檢才能早期防癌.台灣女性子宮頸癌發生率,約十萬分之十至十五,死亡率約十萬分之三至五,都高居女性癌症排行第六或第七名。不過女性朋友每年做子宮頸抹片的參與率只有三成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Bi8b
via IFTTT

小心! 甲狀腺癌沒有明顯症狀

小心! 甲狀腺癌沒有明顯症狀當甲狀腺長腫瘤時可能是良性囊腫、甲狀腺結節或是甲狀腺癌,一般而言甲狀腺癌不會有明顯症狀,多數是頸部摸...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yB6D
via IFTTT

長輩疑神疑鬼 可能罹患失智症!

長輩疑神疑鬼 可能罹患失智症!一名70歲老太太原本個性開朗與體貼,與先生、子女關係融洽,但最近半年老太太經常懷疑先生外遇,限制先生...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yA2z
via IFTTT

視力1.0卻看不清?原來是白內障搞鬼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明明驗光後視力1.0,為什麼還是看不清楚?難道是機器壞了?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一名年僅23歲的陳姓工程師,在學期間於科學園區見習中,日以繼夜盯著光線工作,更別說空檔時還會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用品。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dTT1IS
via IFTTT

苦瓜萃取 類胰島素可降血糖

苦瓜萃取 類胰島素可降血糖(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直接關係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穩定性,每位患者都需要嚴格控制飲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究竟應該如何安排才合理呢?1)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dTPVEQ
via IFTTT

水分攝取有撇步 腎功能決定攝取量

(中央社記者廖壬楷台中31日電)喝太多水會不會造成所謂的水中毒呢?醫師表示,水分攝取量依每個人的年齡、體型、性別、體重、體質等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pxl3C
via IFTTT

中裕愛滋新藥 臨床三期數據佳

工商時報【杜蕙蓉╱台北報導】中裕新藥(4147)昨(30)日公告,該公司於美國時間10月29日在紐奧良舉行IDWeek 2016感染性疾病研討會中口頭報告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dTTDyf
via IFTTT

「不給糖就搗蛋」恐爆熱量危機

府中搞什麼鬼? 萬聖節踩街恐怖打扮創意無限萬聖節最不可或缺的糖果隱藏著「惡魔」,根據數據顯示,糖果暗藏著高糖、高熱量風險,吃6根棒棒糖或10顆糖果,等同吃下一碗飯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IpSPV
via IFTTT

小孩打人怎辦?6招你該學

萬聖節吃糖 兒童恐吃下驚人熱量.【華人健康網圖文/白袍旅人兒科醫師楊為傑提供】1-3 歲的孩子,是充滿能量想要去探索世界的。他們想要去「碰觸」很多事物,探索很多人的反應。絕大多數都不是帶著惡意去攻擊人,而是「好奇」,這是要先瞭解的事情。第二,這個時期,孩子的情緒腦在發展,所以他腦部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情緒,來得又很快。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Ip79v
via IFTTT

出現這6徵兆 恐是肝病預警

眼睛皮膚發黃、不規則斑點...6大徵兆是肝病預警【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肝臟是人體最主要的解毒器官,同時具有製造荷爾蒙、儲存能量、幫助消化等作用。雖然在人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各種肝病卻如同無聲殺手,默不作...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ImnZO
via IFTTT

治療蟹足腫 可透過中醫針灸舒緩

治療蟹足腫 可透過中醫針灸舒緩一名40歲女性,因車禍造成右腳膝蓋外傷合併骨折,雖手術治療後並無大礙,但卻因傷口出現蟹足腫,留下明顯...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InUiK
via IFTTT

銀髮族健康隱藏殺手!五大慢性病不可輕忽

【華人健康網文/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石明雄醫師】對於小孩或年輕人來說,生病後被認為是可復原的,常見的疾病例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抑或肺炎。這些急性病發生的很快,一般來說是導因於病毒或細菌感染,經過疾病應有的恢復過程或有效的藥物治療後往往可以快速恢復。然而,對於高齡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0lpa3
via IFTTT

復健科名醫: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先救韌帶和肌肉

復健科名醫: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先救韌帶和肌肉【早安健康/林頌凱(關節退化、運動傷害專科醫師)】近幾年因為路跑活動盛行,膝關節因為大量運動而導致早發型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越來越多。這在每一個人、半職業運動員、...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0fVMu
via IFTTT

拔智齒整排牙痛 醫:不是神經受損

醫師表示,拔完智齒後出現類似蛀牙神經痛的症狀,只是智齒傷口處的疼痛感作祟。(photo by Jake Przespo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民眾拔完智齒後,常發生智齒的前幾顆牙出現類似蛀牙神經痛的經驗,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吳永隆30日受訪時解釋,那只是智齒傷口處的疼痛感作祟,不是因為傷到了牙神經。北榮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吳政憲也說,這種症狀通常出現在拔下顎第二大臼齒,因為牙根露出,造成患者牙齒變敏感,通常幾天後就好了。 日前衛福部台南醫院口腔外科醫師黃正鈞在媒體上表示,沒有智齒的人是「進化比較多的人類」,北榮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吳政憲聽聞則笑說,倒還沒聽過這種說法,大部分人都還是有智齒,一些人可能少個1~2顆,偶爾在醫學中心會遇到真的沒有長智齒的人。 拔完智齒後,發現同一側其他顆牙...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0jcv7
via IFTTT

秋天易引發呼吸道疾病 透過食療可改善

秋天易引發呼吸道疾病 透過食療可改善天氣漸漸轉涼,進入秋天,過敏體質的人得多注意了,因為秋天意指秋燥,除了容易乾燥外,也容易傷害人體水分...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0d3yS
via IFTTT

生活壓力大不孕? 桃醫「助孕教室」讓你好孕連連

生活壓力大不孕? 桃醫「助孕教室」讓你好孕連連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加上結婚年齡上升,不易生育的夫妻比例日漸提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與中華民國生育協會在29日下午特別舉辦「助孕教室」講座,幫助想要擁有寶寶的夫妻們更了解問題所在,對症下藥,桃園市衛生局長蔡紫君也到場為渴望成為媽媽的婦女們加油打氣。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0loTx
via IFTTT

每天快走30分鐘 有效降低血壓

每天快走30分鐘 有效降低血壓(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非藥物療法中,最強大的就是運動。規律運動,可以顯著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不過毋須擔心,運動並不等於要進健身房,只要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壓,比如每天快走三十至四十五分鐘,一週好幾次。運動後 血壓降低可維持好幾個小時綜合其他十三項的研究結果,發現規律的有氧運動可平均降低收縮壓11.3毫米汞柱,以及舒張壓7.5毫米汞柱。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畢竟運動會使心臟跳動更快、更辛苦,一定會使血壓不降反升!這倒也沒錯:運動時,收縮壓的確會上升,舒張壓則沒有,然而一旦運動結束後,血壓往往降得比以前低,並可能維持好幾個小時。有項關於運動對中度高血壓男性的短期研究,發現運動後,血壓持續下降八至十二小時,而且有運動那天的血壓,比不運動時的血壓還低。規律運動 降低三酸甘油酯、血糖如果發明一種藥丸,可顯著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並能有效對抗骨質疏鬆和第Ⅱ型糖尿病、減肥、緩和憂鬱症,讓人看起來更加動人,減少死亡機率,你會要嗎?當然會!不幸的是,我沒有這樣的藥丸,但只要透過規律運動,你仍然可以獲得以上這些效果。規律運動還可以:‧降低血壓:顯著降低高血壓的罹患風險。‧減少LDL(壞膽固醇)和總膽固醇:兩者偏高會導致動脈堵塞,易造成冠心症、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運動和久坐不動相比,總膽固醇可望降低24%,LDL則降低10%。‧提高HDL(好膽固醇):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0o9UF
via IFTTT

生理期很愛睏?認識「月經關連過眠症」

生理期很愛睏?認識「月經關連過眠症」【早安健康/孫于琛】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在生理期快來前怎麼睡都睡不飽,就算努力早點上床休息隔天依然很難起床?但因為這種過度愛睏的時期通常在生理期結束後就會消...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f0o8jz
via IFTTT

蝦咪?! iPhone可以檢測癌症

蝦咪?! iPhone可以檢測癌症匯流新聞網記者/ 林昀璇綜合報導 我們都知道癌症相當難纏,如果可以提早發現就能夠及早治療,現在竟然有研究團隊開發出「行動式實驗室」,透過一支iPhone就能檢測癌症,而且準確率高達99%。 根據國外科技網站《9to5mac》報導,華盛頓州立大學發布一項最新研究,利用iPhone5作為檢測癌症的工具,準確率還高達99%。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行動實驗室,可以透過分…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I9Q8A
via IFTTT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罐裝咖啡喝多傷身?關鍵在這裡

雅虎科技新聞: 買咖啡豆送 飛利浦 Saeco RI9841 全自動義式咖啡機 辦公室及家用的每日咖啡方案其理由就在於糖分,一瓶罐裝咖啡就含有4.5個方糖份量的糖,糖會傷害血管內側的內皮細胞,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原因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NeiF
via IFTTT

癌末生機 細胞療法無人申請

設計細胞療法 治癒幼童白血病創先例.中國時報【倪浩倫╱台北報導】為讓癌末病人保有一線生機,衛福部今年4月修訂「人體試驗管理辦法」,並制定人體試驗附屬治療計畫,讓患者能自費申請、加入細胞療法的第二期臨床試驗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K4Ly
via IFTTT

要注意 兒童性早熟女比男多

兒童性早熟 女比男多近年來飲食西化,油脂攝取過多及環境荷爾蒙污染等種種因素,導致兒童性發育提早成熟現象增多趨勢。兒童過早開始出現第二性徵,性腺荷爾蒙分泌增加,可能導致骨骼生長板提前融合,通常身高往往較正常人來得矮小,而性徵發育也常使兒童在同儕間受到異樣關注,造成心理壓力。對於家中有青春期提早到來的孩子應適時安排就醫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及日常照護。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R4rM
via IFTTT

成功減醣第一步:豆腐當主食

成功減醣第一步:豆腐當主食(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些人長年的飲食習慣中,少不了主食,只要一餐沒吃米飯,心裡就會覺得不踏實,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請務必嘗試以「豆腐」代替「米飯」,只要用「白色的食物」代替米飯,心裡就會踏實許多,豆腐含有優良的蛋白質與脂質,也有豐富的鈣質和維他命E,可以直接食用,若再多用點巧思,便能完全代替主食,達到減醣功效的第一步,就是將白飯換成涼拌豆腐或湯豆腐。可以擠乾板豆腐的水分後再料理此外,豆腐的口味清淡,適合做成各式料理,甚至能將豆腐做成炒飯,想以豆腐代替白飯或披薩的麵皮時,可以先擠乾板豆腐的水分後再料理,「豆腐炒飯」的做法是先將豆腐擠乾、捏碎後,與絞肉和蔬菜一同拌炒即可,若欲使口感更加清爽,可以把豆腐瀝乾後,先用平底鍋炒一下,使用薄鹽醬油調味,更能增添香氣。凍豆腐磨成粉狀 可代替麵包粉若要提升飽足感,建議選擇「豆腐豬排」,將瀝乾的豆腐捏碎後盛入碗中,再搭配現炸的豬排一起食用,由於炸豬排的麵衣含有大量醣類,要特別留意食用量,如果在家自製炸豬排,我建議用擦菜板將凍豆腐磨成粉狀,代替麵包粉,就能減少醣類的攝取量。豆腐搭配起士和納豆 可帶來飽足感豆腐也很適用於西式料理,如「豆腐披薩」,將豆腐切成1公分厚並烤乾,接著塗上披薩醬料,再與培根、起士一起烘烤,便能嚐到酥脆的口感,此外,還可以用烤過的豆腐搭配起士和納豆,不但能帶來飽足感,納豆本身更富含營養素,即使單吃也對健康相當有助益。(本文摘自/我想跟著名醫這樣吃,半年瘦10公斤/采實文化出版)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NFJM
via IFTTT

沙士糖14顆 竟等於一碗飯!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萬聖節即將到來,有些家長、老師及業者都已準備五顏六色的糖果零食,準備跟上「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風潮,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糖果零食可能暗藏著高糖、高熱量風險,若攝取過量,不僅容易造成兒童肥胖、代謝症候群、齲齒等影響孩童發育的健康問題,也容易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增加日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3~6歲幼兒平均每周攝取糖果4次依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有59.7%的3~6歲幼兒、47.4%的7~9歲兒童、42.7%的10~12歲兒童每周至少攝取1次糖果,其中,3~6歲幼兒平均每周攝取4次、7~9歲及10~12歲的兒童平均每周攝取超過3次。2大招 遠離「甜蜜」風險糖果、零食分量較少,不知不覺就容易攝取過量,例如太妃糖12顆或沙士糖14顆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國民健康署提出2大招:「分食減量攝取」、「水果堅果替代」,讓家長陪伴孩童健康迎接萬聖節:1)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HSZDd
via IFTTT

秋季養脾抗老化 吳明珠:多吃香蕉、木瓜黃色食物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俗語說:「惡習傷脾,容易早衰」。女中醫師吳明珠指出,時序進入深秋,早晚溫差大,做好「健脾胃」是秋冬養生第一步,除了要避免久坐不動、憂慮情緒、睡眠障礙,以及暴飲暴食等4大害外,平日可多吃些地瓜等「黃色食物」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QN8p
via IFTTT

想用壺鈴擺盪鍛鍊肌力?小心3常見錯誤大NG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大是文化】標準的壺鈴擺盪需具備的特點:不要穿鞋子,平底鞋尚可接受,但最好赤腳。脊椎維持平直,稍微向上伸展也可以。壺鈴的動作方向要和臀部動作一致。小腿脛骨和地面垂直。從肩膀到壺鈴底部可以連接成一條直線,在整個動作過程中都要維持住這條線。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HR0yJ
via IFTTT

生了寶寶卻不開心? 產後憂鬱不可輕忽

生了寶寶卻不開心? 產後憂鬱不可輕忽近日接獲民眾來電預約心理諮商,開口就哭泣不止,經詢問及安撫得知,小美初為人母,看見自己辛苦生下的健康...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HSDMO
via IFTTT

網傳荷葉灰水可減肥 食藥署闢謠

網路上謠傳,只要把荷葉烤成灰加入茶水中喝下,就能輕鬆減肥,食藥署「闢謠專區」指出,這是沒有根據的傳言,呼籲民眾別亂嘗試,避免減肥不成又傷身。網路傳言指出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M6vn
via IFTTT

唾液抗老?護牙10點須知

唾液抗老?護牙10點須知(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牙齦的保健首重清潔,務必要將齒縫間的食物殘留清除乾淨,使用器材以灌溉器和小毛刷最佳,前者使用水壓沖洗牙縫,後者因刷毛細小可前後刷洗齒縫,藉此減低病菌數量及其分泌的毒素,以保護牙齦,另外,建議使用鹽水刷牙漱口,對此,《禮記》中有「雞初嗚,鹹盥漱」的記載,顯示出老祖宗的智慧。有效又便宜自製牙膏 小蘇打粉加粗鹽保羅‧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R0bw
via IFTTT

社交笨拙?你可能有高智商!

社交笨拙?你可能有高智商!(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自閉症兒童自言自語、孤立在自己的世界裡,早期對於這種行為症狀有很多種不同說法,其中一種認為它與成人精神分裂症很像,到了1980年之後,觀念有了改變,醫界發現發病年齡及病程型態也不同,確定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病是2個獨立的診斷,遂將自閉症歸類到「心理發展障礙」。能力出現緩慢或異常 為心理發展障礙當應該發展的能力出現緩慢或異常現象時,就稱之為「心理發展障礙」,例如出生時,我們就有健康的舌頭和雙腳,但是運用舌頭說話、運用雙腳走路的能力,必須等到大約1歲才開始發展出來,如果到了該說話和走路的時候,卻無法做到,出現了遲緩,這就是心理發展障礙。自閉症兒童則是屬於多重障礙造成心理功能發展障礙的原因,與父母的社經地位、教育程度及養育方式都沒有關係,目前推測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生物性成熟有關,也就是屬於腦部的疾病,心理發展障礙症有很多種類,最常見的是語言發展遲緩,孩子各方面的表現基本上都沒問題,唯獨語言能力發展有缺陷,而自閉症兒童則是屬於多重障礙,他們往往同時有語言發展障礙、情緒控制不好、人際關係欠佳等問題,又稱為「廣泛性發展障礙」。自閉症兒童雖然具有多重障礙,卻也可能具有某項特殊天賦,早在18世紀末,就有報告指出,有些孩子呈現精神衰弱的症狀,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無法獨立生活,但數理及記憶能力卻超乎常人之上,遂將這些孩子稱之為「智障天才」。自閉症患者中 約10%擁有高智商已有研究證實,智能障礙與自閉症不同,儘管有自閉症合併智能障礙的個案,但臨床發現更多的自閉症患者智力其實是沒問題的,曾有研究推估,在自閉症患者之中,僅有約10%擁有高智商或特殊能力,也就是說,並非所有自閉症患者都是智能障礙,但也不是個個天才,大多數自閉症患者擁有的智力,與一般人無異,就像在人群之中,大家的智商有高有低,都算是正常的範圍。有不錯的智能 卻笨拙於社交技巧在美國矽谷,據說有不少電腦工程師或其小孩是亞斯伯格症患者,他們的共同症狀是擁有不錯的智能,卻笨拙於社交技巧,在台灣也有不少高智商兒童擁有亞斯伯格症的特徵,這些孩子從小就很會唸書,甚至擁有某項優於常人的特殊專長,但人際關係卻怪怪的,走在路上不太愛理人,鮮少與人打交道,生活能力稍嫌笨拙,有一點高功能自閉症的傾向。自閉症並不僅侷限在某些領域或行業裡,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不同經濟階級裡,罹患自閉症的人數皆有增加趨勢,醫學界關於自閉症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展開,希望不久後的未來,我們對自閉症的世界,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摘自/星星小孩,擁抱陽光/心靈工坊出版)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QL0h
via IFTTT

正面S型曲線?脊椎側彎啦!

正面S型曲線?脊椎側彎啦!(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嗯,你有輕微脊椎側彎喔?」「啊?脊椎不是本來就『有輕微的S形彎曲弧度,不是直的』嗎?」三不五時在診間都會聽到這樣的對話,我想有必要在這裡解釋一下。S型曲線 是從人體側面所看到的曲線的確,我們的脊椎有獨特的雙S型曲線,這個優美的弧度是長期演化的結果,是脊椎周邊肌肉相互協調所發展出來的曲線,是為了讓身體在直立的狀態下,還能夠流暢地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而不會東倒西歪的特殊生理彎度,但,所謂的S型曲線,指的是「從人體側面所看到的曲線」,而不是「從人體正面所看到的曲線」。一般脊椎側彎 會是C、反C、S、反S正常來說,當我們從背後看身體,脊椎一路從上到下,從頸椎、胸椎、腰椎到薦椎、尾椎,應該是一直線的,倘若脊椎有任何一段向身體任何一側歪斜,就稱為「脊椎側彎」,當然,因為身體的特殊構造,一般脊椎側彎並不會是單純直線歪向左邊,或直線歪向右邊,會是C、反C、S、反S四種,其中又以反S為最常見。「脊椎側彎」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性脊椎側彎特別常見於青少年,通常造成原因不明,少數則為脊柱發育異常、組織缺損、或肌肉神經病變所致。後天性脊椎側彎則多因姿勢不良引起,且占脊椎側彎的大多數。痠痛是因脊椎肌肉「不平衡」所致脊椎側彎造成痠痛,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不平衡」所致,原則上,肌肉決定了骨骼的位置,當脊椎呈一直線時,代表兩側肌肉是平衡的,當脊椎側彎時,代表兩側肌肉張力不同,一側過度伸展、一側則過度擠壓,時間久了,肌肉會開始痠痛無力,不耐久站、久坐,如果再不調整姿勢,慢性痠痛會時時刻刻糾纏,造成脊椎退化,引發骨刺、椎間盤突出等等棘手狀況。脊椎側彎硬造成原因1) 先天性不明原因。2) 姿勢不正確。3) 脊椎發育異常。4) 肌肉神經病變。脊椎兩側肌肉一高一低、一處特別凹陷中醫在脊椎側彎的診療上,判斷依據為望診與觸診,一般我們會要求患者彎腰和俯臥,中醫師透過雙眼來觀察,若彎腰時從背後看背部出現一高一低,面朝下趴下時,脊椎線條非直線,且脊椎兩側肌肉明顯一高一低,加上腰有一處特別凹陷(腰椎前凸者),就要高度懷疑有脊椎側彎問題。實際上,因為人體是持續活動的機體,輕微程度的脊椎側彎是可接受的,不需要要求絕對的完美,我們身體本來就存在著一套自動調節機制,強健的肌肉、肌腱會把脊椎拉回正常位置,若超過一定角度的側彎,才需要做進一步治療。側彎20度內 可藉運動增加柔軟度在日常生活中維持正確的姿勢,就是保護脊椎的救命仙丹,一般建議脊椎側彎20度內,可藉由運動來增加脊椎結構的柔軟度、強化肌肉群,藉此改善脊椎側彎,當脊椎側彎超過20度,則一定要尋求專業諮詢,與醫師一起討論治療方案,拯救歪斜的脊椎,別讓它影響生活品質及健康。(本文摘自/腰痠背痛不要來/凱特文化出版)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H95I
via IFTTT

戒除成人病 從早睡早起開始

戒除成人病 從早睡早起開始(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超商或是藥妝店所販售的各式各樣營養補充品(supplement)也是屬於一般食品,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其上標示有「營養補充食品」或是「健康輔助食品」的字樣,不過這並未經過任何許可或認證。也無法寫明商品具有任何療效或功能。確認商品有效性 約需花費一億日圓各位或許會想,要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能夠宣稱商品具有療效或具體功能的話,不管是健康食品或營養補充品,只要提出申請就可以了吧!但是確認商品有效性的實驗、提出申請書的手續等,大概需要花費一億日圓以上,因此能夠提出申請的,僅限於能夠支付高額實驗費用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不管製造出多麼有效的商品,也無法提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認證申請,只能將商品當作一般食品來販售。不過,現在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的商品,其數量超過1000種以上,而且這些商品也成功地吸引到各位同學的注意,特定保健用食品有幾項為人詬病之處,其一,確認商品是否有效的臨床實驗病例數,壓倒性地遠低於醫藥品的實驗數,其次,一旦認證某項商品之後,便幾乎不再執行任何監督管控的程序。應該考慮「不該攝取什麼才有益健康」實際上,在食用油中率先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的花王「Edible ...




from 健康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http://ift.tt/2eZR238
via IFTTT